近日,随着双11的战况趋近白热化,各平台的带货主播迎来“多事之秋”。 先是,京东采销人员在朋友圈指责李佳琦疑似签“底价协议”,涉嫌“二选一”,随后,抖音头部主播疯狂小杨哥在直播间暗指“某主播控价”,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,一时间,李佳琦再度成为众矢之的。另一边,疯狂小杨哥“反向带货”的直播风格、以及其徒弟红绿灯的黄的直播风格均遭到质疑,在卷入“低价争议”和“风格争议”后,疯狂小杨哥的定期直播一度陷入停播状态。 疑似美ONE涉及“底价协议”的相关合同 舆论风波愈演愈烈,归根结底是直播电商的影响力提升。商务部的最新数据显示,今年前三季度,全国直播电商销售额达1.98万亿元,同比增长60.6%,占网络零售总额的18.3%。同时,直播电商拉动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7.7%。 不可否认的是,直播电商的交易能力在持续攀升,当直播产生的交易额在电商领域的总交易额中占比越来越大,当直播这种形式成为更多平台瓜分电商市场的重要方式,直播电商便驱动了更多利益的交合。而今,双11作为年度内最大规模的购物节,多方博弈下,主播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,直播电商间的“平台战”也被摆上了台面。 都是低价惹的“祸”? 从直播电商的发展来说,这种网销模式最初能够快速成长起来,就是因为直播间的商品更便宜。相较传统的网销模式,商家在与主播合作的过程中,基于主播的影响力,往往会先产生一个销量预期,并由此设定直播价,本质上类似于“薄利多销”。后来,随着主播话语权增强,“底价协议”越来越普遍,即商家需保证相关商品在签约主播的直播间价格最低,而这依旧建立在商家的销量预期上。 由此而言,“底价协议”可以说是直播行业不成文的规则。这个规则该如何定性现在还很难说,但眼下,这个问题被放大,一方面在于,今年双11各大平台都在“卷”低价。比如在淘宝,平台以闪电标志标出同款低价、全网低价等,方便消费者比价。李佳琦作为淘宝的头部主播,其直播间也打出“低低低低低,双11先看李佳琦”的口号。从这个层面来说,被称低价的商品是否为真低价,就与直播间公信力和平台公信力挂上钩。 变数出现在京东的一张20元平台补贴券上,消费者通过叠加该平台券,同一商品在京东的价格低于李佳琦直播间。随后,疯狂小杨哥的直播间里,某款商品被迫下架,疑似也是由于给出了更低的价格,舆论随之进一步发酵。 市场争论的核心在于“底价协议”的存在是否合理,主播的这一行为是否涉嫌垄断。但更值得玩味的是,在双11这个关键节点上,被卷入舆论风暴的是两大平台的头部主播。 其中,尽管李佳琦正处在影响力下滑的阶段,其双11开播首日GMV为95亿元,较去年同期的215亿元缩水近56%,创近三年新低,但影响力依然不容小觑;疯狂小杨哥则正处在带货能力持续释放的阶段,新抖平台数据显示,其在“双十一美妆节”主题的三场直播中,总计GMV达8500万-1.5亿元。另外,截至今年8月,小杨哥背后的公司三只羊已经以8.55亿的GMV超越东方甄选的7.34亿,成为抖音带货第一大MCN机构。 过这几天的舆论发酵,李佳琦再度被口水吞没、小杨哥也一度停播。或许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某个主播因为所谓的“底价协议”挑战了行业规则,或是引起其他主播的不满,而在于主播之间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上升到了平台博弈的层面。 话语权迎来交替时刻 在过去,直播电商领域讨论更多的是哪个平台又走出了多大体量的大主播,薇娅、李佳琦、罗永浩、辛巴四位超头部主播分庭抗礼的时代犹在眼前。出现这样的发展走势,是因为各大平台都需要以足够的声量建立用户认知,尤其是对于电商市场的后来者而言。 比如,抖音此前为了提升自身在电商市场的影响力,曾花费高价签下罗永浩。更直观的是,小红书当前仍处在积极寻找商业化路径的阶段,直播电商也是其中的路径之一,前不久,小红书发布的数据显示,平台带货主播章小蕙单场直播销售额破亿,其中,5个品牌销售额超过500万元。从平台层面来说,这类信息向外界传达的信号是,小红书也有不错的电商潜力。 然而,大多平台其实都已经走过这个阶段,在拉升整体GMV的过程中,平台如今更乐于看到百花齐放而非一枝独秀。同样,商家的核心目标是达成交易,合作的主播对于他们而言,“手心手背都是肉”,“底价协议”成为一种掣肘,本质上是主播话语权的流失。再加上平台竞争加剧,也伴随着对商家的抢夺,双11期间,各大电商平台都给出流量、现金补贴等大力度的措施拉拢商家。 具体到今年双11期间,即便一些品牌给出了“低价承诺”,往往也会通过不同的商品组合、赠品组合来达成相对的“同等低价”。比如在李佳琦直播间,薇诺娜的面膜定价299元36片,而在抖音主播多余和毛毛姐的直播间,同款商品定价为329元36片,但附赠一片同款试用装,且试用不满意可全额退款。 左:李佳琦直播间 右:多余和毛毛姐直播间 从这个角度来说,主播的议价权其实已经变相消失。背后的原因在于,平台扶持中腰部主播的大趋势下,在同体量的主播中,品牌可选择的空间变大。同时,商家以相对等价的方式合作多个平台的多个主播,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缩小因为依赖大主播而做出的让利,而让商家尝到甜头,与平台形成深层绑定,是各大电商平台当下的重中之重。 理性与秩序 不知不觉间,直播电商市场出现这样的变化,其实也是在寻找一种平台、商家、主播之间新的平衡。 在这个过程中,据商务部数据,今年1-9月,全国170家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中,有151家都建立了直播基地,伴随着交易额的攀升,直播电商在拉动产业发展和创业就业上作用不小,同时期内,活跃的电商主播数量多达337.4万人,同比增长164.3%。高速发展之下,市场更需要理性和秩序。 回看近来与直播电商相关的舆论事件中,从李佳琦的不当言论,到小杨哥的直播风格遭到质疑,其实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消费市场对电商直播的理性需求在增强。同样,市场此次围绕“底价协议”是否合理的讨论,也是在探讨直播电商应该建立怎样的秩序。 最新的动作是,有着“电商之都”的杭州已经率先出手,当前,杭州市司法局发布《直播电商产业合规指引(征求意见稿)》,提出直播电商从业者不得要求商家签订“最低价协议”,或采取其他排除、限制竞争的协议、决定或协同行为(依法不构成垄断协议的除外)。显然,由此次舆论事件影响的相关管理办法已在推进中,行业新秩序正在形成。 整体上看,直播电商如今已逐渐从“主播时代”过渡到“平台时代”,消费需求驱动下,博弈各方话语权的变化、新秩序的建立,都在助推直播电商迈向新阶段。未来,随着平台、商家、主播间达成新的平衡,行业发展日趋规范化,直播电商如今的万亿规模还将爆发出更大的发展势能。 微信扫一扫,阅读更方便^_^ |